時空原子

時空原子 二 (時空,可能是由離散的小所堆積而成的…… )

Views: 5

撰文╱斯莫林(Lee Smolin),加拿大圓周理論物理研究學者
翻譯/林世昀

一步一滴答


時間猶如無數個時鐘的滴答聲,一格格地前進。

會移來移去的不只是粒子與場。根據廣義相對論,空間的幾何也會隨時間變化。空間的彎曲會隨著物質與能量的移動而改變,其波動則可以像湖面上的漣漪般穿越空間(參見《科學人》2002年6月號〈時空漣漪〉)。在環圈量子重力中,這些過程便以圖中的變化來表示。它們隨著時間,以連續若干「步」(move)的方式演化,每走一「步」,圖的連接性質都會改變(請見右頁圖例)。

當物理學家用量子力學來描述現象時,他們會去計算不同過程的或然率。我們應用環圈量子重力來描述現象的時候,也是做相同的事情,不管是在描述粒子與場在自旋網絡上的移動,或是空間幾何本身隨時間的演化,都是一樣。特別一提的是,加拿大滑鐵盧圓周理論物理研究院的提曼(Thomas Thiemann),已經導出自旋網絡步進的精確量子或然率。有了這些,整個理論就完全確立了:我們有完整定義的步驟,任何在我們理論規則的世界中,所能發生的任何過程的或然率,都可以計算。剩下的就只是實際去計算,算出對各類實驗觀測結果的預測。

愛因斯坦的狹義與廣義相對論,把空間與時間結合成一個單一、融合的實體,稱為「時空」。而在環圈量子重力裡用來表示空間的自旋網絡,則變身為我們所謂的「自旋沫」(spin foam),來納入時空的觀念。加入了另一個維度(時間),自旋網絡的線便長成了二維曲面,而節點則長成了線(見右頁的圖例)。自旋網絡變化的轉折處(之前討論的「步」),現在就用泡沫中的線所匯合的節點來表示。時空的自旋沫圖像乃是由許多人所提出,包括羅維理、現於烏拉圭蒙特維迪亞大學的萊森柏格(Mike Reisenberger)、英國諾丁漢大學的巴瑞特(John Barrett)、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的克瑞恩(Louis Crane)、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巴艾茲(John Baez),以及加拿大圓周理論物理研究院的馬可波羅(Fotini Markopoulou)。

用時空的方式來看,在某個特定時間的一張快照,就如同一張時空的橫面切片。在自旋沫上取一張這樣的切片,就是一個自旋網絡。不過把這樣的切片,幻想成有如平滑的時間流般連續地變化,則是不對的。如同空間是用自旋網絡的離散幾何來定義一樣,時間也是由一序列個別的步所定義,就如右頁圖例所示,每進一步,網絡就重新排列一次。如此一來,時間也就變成離散的了。時間並不像一條長河般地流動,而是如時鐘的滴答聲一般,每「滴答」一次,就大約是一個普朗克時間:10-43秒。說得更精確些,我們的宇宙中,時間就是以數不清的時鐘滴答聲來流動;意思是,在自旋沫中每個量子「步」發生的位置,就有一個時鐘在此滴答一聲。

原始資料 : http://sa.ylib.com/read/readshow.asp?FDocNo=378&DocNo=599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